隨州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施方案
為規范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加快公共數據有序開發利用,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湖北省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大數據發展的重要部署,以“數據賦能、突出優勢、市場主導、安全發展”為基本原則,統籌推進公共數據向社會開放,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打造區域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二、工作目標
2023年底,初步建立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工作機制,實現對公共數據資源的匯聚管理和有序開放,探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工作。
2024年底,推廣形成多個授權運營場景應用,培育一批企業、產品,在資源管理、安全保障、產品定價、收益分配等方面形成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隨州模式。
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數據要素資源體系,逐步完善數據開放和流通機制,形成數據資產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和融合應用的運營生態。
三、主要任務
(一)推動公共數據資源歸集管理
1.構建公共數據開放平臺。依托神農云平臺云服務能力,建設全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建立健全安全的數據通道和審核機制。
2.建立公共數據資源目錄體系。以全市政務數據信息資源目錄為基礎,建立全市公共數據資源目錄管理體系,建立公共數據資源共享責任清單管理制度,明確數據采集、歸集責任義務,建立數據分級分類制度,推動數據要素規范化、標準化采集。
3.推動公共數據資源歸集管理。本市各級行政機關、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以及郵政、通信、供水、供氣、供電、公共交通等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以下統稱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在依法履行職責和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收集和產生的數據,統一納入公共數據資源管理范疇,接入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實現數據共享開放。
(二)建立安全可控授權運營機制
4.建立數據授權運營管理機制。明確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邊界條件和監管措施,形成應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數據資源配置程序,暢通數據要素流通渠道。按照公平擇優原則,選擇具有相應管理經驗、專業能力、信用資質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授權運營主體,參與開發利用,面向市場提供數據服務,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
5.構建統一安全可靠數據通道。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做好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安全防護。依托可信數字身份和數字化可信憑證等先進的可信數字化技術,推進數據主體數據賬戶管理平臺建設和迭代升級,構建雙向的可信授權認證通道和數據安全流通通道。
6.鼓勵社會多種構架下數據流通技術。以場景應用為重點,鼓勵社會多種技術實現可感知、可信任、可管理、可授權的數據流通。開展數據脫敏、數據訪問、數據溯源、數據銷毀等“數據可用不可見”交互模式。嚴禁非法向他人提供原始數據,確保安全可控。
(三)推動場景示范應用
7.推進醫療健康場景應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指導,基于處方、檢查報告、醫藥零售等數據,推動互聯網診療與線下診療相結合,提升患者就醫便捷性。
8.推進文化旅游場景應用。市文化旅游局牽頭指導,基于文化旅游、交通、氣象、酒店、空間地理等數據,推動文化旅游服務產業發展。
9.推進交通出行場景應用。市交通運輸局牽頭指導,基于高速公路、空間地理等數據,對車輛行為畫像,構建車輛風險評分模型,為車輛保險、物流貨運、交通稽查等領域提供精準服務。
10.推動農業領域的場景應用。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指導,利用衛星遙感、地面物聯網等技術手段,采集、匯聚農產品空間地理、溫度濕度、產品產量、產地價格等信息,推動農產品生產數字化。
11.推動工業領域的場景應用。市經信局牽頭指導,培育工業軟件和工業APP,拓展、匯聚工業企業關鍵業務環節數據應用,推動企業上云。加快部署和發展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動工業向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融合升級。
12.推動市場監管領域的場景應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指導,基于市場監管人員、市場主體、消費群體和部門監督執法數據,實現跨部門協作、風險預警、通用執法、投訴舉報、分析展示等多種功能用途。
13.推進其他領域場景應用。適時推動其他領域中落地性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的一批場景應用,鼓勵跨部門場景應用。
(四)建立數據安全管理機制
14.完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公共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在開展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和備案工作基礎上,按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有關政策規定和技術規范標準,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的內控機制,落實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和安全責任制,嚴格授權運營中的數據出境安全管理,提高對政務數據、企業商業秘密和個人數據的保護,保障公共數據資源安全。
15.建立模型審定和數據產品審查機制。制定算法模型審定和數據產品安全性審查規范,對授權運營主體者提供的算法模型可用性、一致性、合規性、安全性進行審定。建立健全業務監管機制,根據行業特性,相關部門制定數據產品和服務的應用標準和安全標準,按照職能分工對數據產品和服務進行合規性審查。
16.建立授權運營安全管控機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等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加強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保護,防止未經授權變更原始目的、方式和范圍使用公共數據資源。強化風險控制,建立健全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安全測評、風險評估、安全審查、日常監測、應急處置等機制,確保各參與主體在公共數據資源管理、授權運營申請審批、場景應用審核、技術支撐保障、安全管理等流程安全可控。
(五)構建授權運營監督管理體系
17.建立授權運營成效評估機制。制定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評估指標體系,對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成效進行評估,確保授權運營實效性。
18.建立授權運營監督機制。加強事前評估、全程監管,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對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場景、目的、范圍等全生命周期的監督管理流程、措施可管可控。
(六)探索數據服務產品價格形成與收益分配機制
19.探索數據服務、數據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市場化、行政方式等不同配置模式,妥善處理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之間的關系,綜合存儲資源、清洗加工、計算資源、網絡資源、安全服務、模型開發、資源運維、人力成本等維度,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明確數據治理及數據授權成本,制定價格形成機制。
20.探索授權運營收益分配機制。鼓勵多方合作開展數據服務和數據產品市場化運營,探索成本分攤、利潤分成、股權參股、知識產權共享等多元化利益分配機制。
四、授權流程
(一)申請提交。實行“一場景一申請”原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是公共數據授權主體,由本級公共數據主管部門負責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具體工作。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主體通過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向公共數據主管部門提交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申請,說明場景應用、數據需求、使用期限和安全管控等內容。
(二)需求審核。實行“一需求一審核”原則。公共數據主管部門對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主體資質能力及需求申請進行評估和初審,涉及有關行業管理的,充分征求行業主管部門意見。
(三)協議簽訂。實行“一場景一授權”原則。公共數據主管部門負責與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主體簽訂授權運營服務協議、安全保密使用協議等。
(四)開發利用。實行“一產品一審定”原則。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主體按照授權協議,對所申請的公共數據資源構建模型進行開發利用,形成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經公共數據主管部門審定后可面向市場提供。
五、組織實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公共數據主管部門負責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指導、管理、審核、協調等工作。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根據各自職能職責負責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安全監督、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違法行為查處等監督管理工作。市直各部門負責推動本行業公共數據資源歸集,重點場景應用牽頭部門負責數據提供、需求審核、產品審查等工作。
(二)強化要素保障。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擔負起行業數據歸集的責任。列入場景示范行業領域的牽頭單位要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倒排工期、加強調度、加快推進。對于全市、本單位或行業涉及的數據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目錄梳理上架、系統接口開發等任務,各級財政要納入預算,加大投入力度,確保高質量完成試點工作任務。
(三)強化風險管理。按照“誰建設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各單位要加強數據安全保障,確保數據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行為留痕、責任可究,未經公共數據主管部門和數據提供方同意,不得將所管理的公共數據資源提供給其他開發者使用。
(四)強化督查評估。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公共數據主管部門等根據職責分工,做好督查工作,適時開展自評自查,可通過邀請專家、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對數據授權運營工作成效進行評估,確保數據開發利用安全可控、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