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UNESCAP邀請,明樹數據(Bridata)首席執行官肖光睿先生于2019年3月7日至8日在曼谷出席亞洲及太平洋可持續基礎設施融資閉門專家組會議。參會的專家來自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全球基礎設施中心GIH、亞洲開發銀行學院 ADBI、東盟 ASEAN、東盟和東亞經濟研究院ERIA、亞洲技術學院 AIT、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中國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伊朗德黑蘭大學、厚樸投資基金、世界綠色組織等機構和公司,以及聯合國相關機構。
會議胸牌
發展優質、可持續和有彈性的基礎設施是聯合國發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目標,但亞洲及太平洋大多數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依然嚴重不足。本次閉門專家組會議討論亞太國家如何創新融資戰略,加強內部和外部的財政資源調動,探索新興技術的應用,以增加基礎設施投資的數量和效率,應對亞太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面臨的挑戰。專家組會議還特別關注如何提高公共部門的效率,并促進私營部門參與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部分參會專家合影
部分討論的主題如下:
-
FDI and the Role of the Private Sector in Sustainable Cross-Border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跨境基礎設施項目有巨大的需求同時面臨更復雜的狀況,吸引私人投資和外國直接投資有很大的挑戰,不同利益相關方需要在為未來跨境基礎設施發展創造有利環境。政府的舉措對跨境基礎設施項目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通過適當的區域機構安排和政府努力,可以為私營部門和外國投資者的參與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為了促進各國之間的對話與合作,需要多邊/雙邊機構或機構加強參與。此外,需要它們的支持,以減輕此類復雜項目的風險,從而提高它們獲得私人投資和外國直接投資融資的機會。
專家討論會現場
-
Financing Infrastructure through Capital Markets
基礎設施投資領域普遍認識到,資本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在流動性資金池,這個資金池可以用來資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部分大規模基礎設施需求。然而,資本市場的參與率仍然相當低,這不僅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也發生在發達國家。要有效地引導資本市場投資者流入基礎設施行業,存在幾個障礙,包括缺乏潛在項目信息;基礎設施項目具備可投資資產類別的資格;基礎設施項目的固有性質和風險;缺乏充分的信息,以及機構投資者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內無法評估風險和監控項目。
明樹數據CEO 肖光睿
-
LLDCs and SIDS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Challenges
亞洲內陸發展中國家(LLDCs)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這兩類國家的基礎設施融資的挑戰是它們的治理問題、基礎設施不足、規模經濟不足以及地理和氣候挑戰條件的結合使得投資環境不利。盡管存在挑戰,但這兩類國家也有機會應對基礎設施融資挑戰并獲得利益。這兩個群體都需要國際社會更為集中和有針對性的全面支持。
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經濟事務官員 Jyoti Bisbey
-
Financing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in Asian and the Pacific
為實現聯合國發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發展優質、可持續和有彈性的基礎設施的目標,亞太國家還需要巨大的努力,可以從四個關鍵途徑開展:多邊開發銀行應在能力建設、優質項目開發和降低項目風險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充分運用綠色債券等成熟的綠色金融工具吸引可持續投資者;爭取最大的共識,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綠色和可持續性要求,并與區域內其他投資計劃協調一致;由聯合國等多邊機構推動建立共享和跨境的可持續性標準。
亞洲開發銀行學院院長吉野直行
-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o Improve Access to Finance
關注基礎設施服務的公共支出效率,分析了基礎設施項目在規劃、準備和采購以及實施階段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強調必須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并提出了多種策略和解決方案。通過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的理念,充分利用BIM、GIS、ERP、BPN、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參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次閉門專家會議討論并同行審議即將出版的題為“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sia and the Pacific”的書的初稿,該書計劃于2019年9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
明樹數據將信息技術在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應用的創新探索得到與會專家們的肯定并引發廣泛興趣。明樹數據將繼續與全球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的機構和專家開展合作,推動亞太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增效,并助力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