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就去色色小说区,先锋三级片网,三级片网站在线播放2020

明樹數據《全球十大基礎設施投資人概覽》報告發布

2019-12-25


 

作者:奉椿千 章貴棟 肖光睿

 

為了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增長迅猛而財政資金緊張的矛盾,撒切爾夫人治下的英國政府開始大力推行私有化,正式開啟了基礎設施投資人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管理運營的大幕。經過30年的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市場已較為成熟并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青睞,僅2018年全球前百大基礎設施投資機構就投資了超過41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類資產[1]

 

全球權威的資管機構信息服務機構Private EquityInternational (PEI)根據過去5年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募資規模篩選出了全球十大基礎設施投資人。基于PEI公布的排名信息,本報告分別梳理了上述機構的基本情況、業務類型、資產管理規模、基礎設施投資策略、投資行業及地域分布以及在中國的投資情況,并根據收集的信息總結這些基礎設施投資人的特征。

 

2018年PEI統計公布的全球前10基礎設施投資人的排名如下表所示:
12018年全球十大基礎設施投資人榜單[1]

2018年排名

公司名稱

總部所在地

募集規模[2]

(百萬美元)

1

Macquarie Infrastructure and Real Assets

英國

55,530.14

2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加拿大

27,698.00

3

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美國

26,000.00

4

KKR

美國

18,653.30

5

IFM Investors

澳大利亞

17,702.64

6

Stonepea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美國

14,945.82

7

I Squared Capital

美國

12,000.00

8

Colonial First State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澳大利亞

11,128.41

9

Ardian

法國

10,652.03

10

Energy Capital Partners

美國

10,556.30

 

根據我們的研究[4],上述投資人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投資策略方面,上述機構主要參與具備長期穩定可預測現金流、能夠良好抵御經濟周期、有一定準入門檻、對地方經濟發展較為重要的大中型經濟型基礎設施項目。

 

投資區域方面,大部分投資人參與的基礎設施項目位于監管環境良好、法制較為健全、政府信用較高、市場發展成熟、有較為完善的金融體系與健全的金融市場的發達國家;不過部分資源型國家或者近年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也受到部分投資人的青睞。

 

投資領域方面,各大投資人參與領域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海陸空組合,主要涵蓋機場、港口、高速公路、鐵路等),市政工程(水電氣熱組合,主要涵蓋供水、污水處理、供電、供氣、供熱等)、能源(以石油、天然氣、電力為核心,主要涵蓋油氣從采集、加工到儲存、運輸全流程,電力(包括傳統發電和新能源發電)從產生到運輸供電全流程)以及科技類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各類信息網絡建設項目)。

 

根據我們對公開信息的檢索,上述機構投資人在中國市場的參與度相對有限。[5]

 

報告認為,當前國內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專注中國市場的專業基礎設施投資機構的誕生和發展。目前國內基礎設施領域的參與方以建筑承包商為主,專業性基礎設施資產投資和管理機構占比極低。無論是資產管理機構自身培育,或是建筑承包商下屬投資機構的市場化運作,基礎設施資產作為優質資產必將得到越來越多長期股權出資人的認可和配置,專業型基礎設施資產機構的成長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通過自身專業能力實現基礎設施項目穩定長期回報的預期,亦將進一步推動長期存在于基建領域的“名股實債”類投資往真正股權投資方向轉型。

 


[1]根據IPE網站,全球前百大基礎設施投資機構(主要包括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保險機構及其他機構投資者)投資了超過41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類資產。https://realassets.ipe.com/reports/top-100-infra-investors/top-100-infrastructure-investors-2019/10033334.article

[2]https://www.infrastructureinvestor.com/ii-50-fundraisings-quantum-leap/

[3]資金募集期限為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4]因I Squared Capital公開披露信息較少,本次研究未包括該公司。

[5]需要說明的是,本報告對于上述機構在中國的投資業績均來自于公開信息查閱,可能存在不完整、未及時更新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