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靳林明律師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涉及的行業領域廣泛,其主辦的多個基礎設施項目獲得律師業界大獎,其也被評為PPP項目金牌律師。靳律師為國家發改委《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法》立法專家組成員、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成員、財政部PPP中心法律專家、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評審專家,多省PPP入庫專家,多個學術機構PPP專家。靳律師多次參加PPP項目評審,正在或曾經擔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等多家機構PPP培訓講師。
我國2017年一季度6.9%的經濟增速成功守護住了“達康書記的GDP”,“開門紅”之后經濟體制改革之路怎么走?近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國家發改委”)《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下稱“《意見》”)給出了答案。《意見》為2017年經濟領域改革重點工作列出清單,全文乍看宏觀,但是敏感的PPP從業者已然從字里行間嗅到了利好的氣息,陽春四月時節,政策的東風依然強勁。
《意見》強調,“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創新投融資體制,進一步放開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公共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加快提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創新發展、資源環境等支撐能力”,“大力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抓緊制定政府支持鐵路等重大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優惠政策”。這意味著,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已經成為我國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發力點,這對于有意進入PPP領域的企業而言,無疑意味著更加開放的市場和更多的機遇。同時,對于公益性的PPP項目的優惠政策傾斜也將有助于改變社會資本對公益性的PPP項目參與積極性不高的現狀。
除了明確點明對PPP模式的政策鼓勵,《意見》中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政策內容也將使PPP領域間接受益。未來政府將“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在一定領域、區域內先行試點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投資項目監管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民營資本進入PPP領域的門檻進一步降低。
立場堅定不移,亮點奪人眼球。《意見》所附“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分工表”首次明確由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按職責分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從工作方式上看,要求兩部門“按職責分工”,從目標上看,都旨在推進PPP模式的發展。殊途而同歸,對立中蘊含統一,透露出政策制定者破解PPP模式監管主體雙重構建的現實困境的良善動機。之前的“律動PPP”文章《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發改委PPP新政速評》對此已經做出了分析。
2016年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兩部門職責進行了明確的分工;2016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關于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及2016年10月12日財政部公布《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也試圖對兩部門的主管領域進行劃界。未來PPP監管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惑同行。從國內PPP項目管理現狀來看,“單軌制”監管暫不可行,“統籌協調”依然是未來監管政策發展的方向。尤其是在監管政策方面,應當在部門層面上予以統籌,著力解決PPP相關政策性文件制定權之爭,統一政策口徑,形成推動PPP發展的合力。同時,與PPP有關的文件應當由相關主管部委牽頭合作完成,重在引導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對PPP項目進行具體規制。
PPP模式的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也對法治監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監管體制花開兩朵,推動PPP模式發展可謂不遺余力,但是我們更希望兩部門能不忘初心,攜手同行。“心要跟愛一起走”,才能“春風都化成秋雨”,帶來PPP領域的滿園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