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就去色色小说区,先锋三级片网,三级片网站在线播放2020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環保產業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解讀

2019-09-24 來源:省生態環境廳


 現對《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環保產業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吉政辦發〔2019〕40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做如下解讀:

  一、起草背景 

  為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國民經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環保產業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更高的要求。從國家層面,促進和扶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不斷強化,環保產業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增量。“十三五”期間,全國環保產業有望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長率,到“十三五”末期,重點省市節能環保產業有望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從我省來看,近年來,我省相繼出臺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吉政發〔2013〕9號)、《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吉政辦發〔2015〕23號)、《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三五”發展規劃》(吉政辦發〔2017〕29號)和《吉林省“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吉發改環資聯〔2017〕661號)等文件,有力推動了環保產業的發展。但同時,產業規模小、產業鏈條不完整,缺少有核心競爭力的省內龍頭骨干企業,技術力量不集中、技術先進實用性不夠,缺少激勵政策措施,潛在市場需求釋放程度不夠等困難和問題不容忽視、亟待解決。 

  2018年4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印發我省落實“六項新規”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根據通知精神,為加快推進全省生態環保產業振興發展,培育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我省將研究制定《關于加快推進環保產業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列入2019年省委深化體制改革任務,擬加快推進相關工作。為此,由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組織相關部門起草了《若干意見》并按照規定履行了相關程序。

  二、環保產業涵蓋范圍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國家統計局有關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若干意見》將環保產業主要分三大類,一是環境保護裝備(產品)制造,具體包括: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及凈化設備制造、環境保護監測儀器及應急處理設備制造、環境污染處理藥劑及材料制造、資源循環利用裝備制造;二是環境服務業,具體包括:環境與生態監測、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業(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城市污水排放管理服務、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服務、固體廢物治理、危險廢物治理、放射性廢物治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服務、噪聲與振動控制服務、其他污染治理)、其他環境保護服務;三是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具體包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廢氣廢液回收和資源化利用、城鄉生活垃圾綜合利用、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與節水等。 

  三、主要目標

  根據我省環保產業發展現狀,結合吉林省經濟發展實際,研究出臺《若干意見》,力求在政策引領和激勵下,激發省內環保企業加快自身發展和技術升級的潛力,力爭通過政策有力支持使全省環保產業生產總值有明顯增長,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帶動力的環保龍頭企業,使環保產業成為我省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四、主要特點及內容

  《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在充分分析產業發展形勢的基礎上,緊盯產業化發展平臺不優、政策優惠力度不大、企業集聚性優勢不夠、產業鏈條不完整、人才和技術力量不足、污染企業購買環境服務積極性不高等制約環保產業發展的突出短板和瓶頸問題,逐一加以回應和解決。《意見》注重現有政策集成和強化改革創新相融合,將國家和我省現行的關于推動環保產業以及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資金、稅收、科技創新等政策措施進行了梳理和整合并結合我省實際,提出財政資金獎補、人才引進及培訓、住房保障、價格優惠、優化服務等創新性支持措施。 

  《意見》圍繞四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措施,具體概括如下:  

  一是圍繞推進環保產業多元化發展,提出了5方面措施。在加快推進環保產業集聚發展方面,提出引導本省龍頭骨干企業或引進域外資本,建設一體化環境治理裝備制造園區和“一站式”環境服務業產業園區。在培育壯大龍頭骨干企業方面,提出鼓勵中小型環保企業集中發展,形成龍頭骨干企業;支持現有國有企業,改組成立環保領域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鼓勵省外專業化環保公司在我省注冊建立分公司或與我省環保企業聯合成立合資公司。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對龍頭骨干企業重點支持;對滿足條件的環保企業,給予相應的貼息支持;鼓勵市縣政府對稅收貢獻額度較大的環保企業給予獎勵。在培育壯大環保裝備制造業方面,提出重點支持秸稈綜合利用、污水處理等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加強重點領域環保裝備推廣和示范應用,對符合條件的環保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重點新材料給予獎勵和保險補償。在加快重點環境服務業發展方面,提出重點發展綜合環境服務,支持第三方治理單位延伸產業鏈,提供一體化環境綜合服務,對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治理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在支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方面,提出大力推動油頁巖、火山渣、硅藻土、煤矸石、粉煤灰等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建設。推廣農作物秸稈還田、發電、燃料制造、造肥、造紙、生物天然氣制備等技術與裝備。加快發酵飼料、高效有機肥等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水資源循環利用與節水等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二是圍繞提升環保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出2方面措施。在鼓勵企業創新研發方面,提出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重點課題給予重點支持;鼓勵環保企業與省內外環境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創建技術聯盟,開展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等技術研究;支持環保科技小巨人企業加快發展,對符合條件的給予一次性最高不超過60萬元的研發投入補貼;給予貸款貼息、上市獎補、貸款擔保滾動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給予資金支持。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提出鼓勵企業依托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組建產學研一體化的環保科技創新中心并給予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人才在省內轉化落地的項目,給予100-1000萬元定向股權投資;以產學研協作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產品的,給予30-50萬元資金支持;對取得環境領域發明專利的研發成果,在2年內在省內轉化的,給予100萬元獎勵。 

  三是圍繞建立環保產業人才發展制度,提出3方面措施。在建立環保行業領軍人才制度方面,提出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帶動環保產業發展,在科研條件、啟動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認定為領軍人才的,給予租房補助;滿足條件的引進人才,按規定給予10-200萬元安家補貼;在環保領域獲得國家創新創業榮譽或專業技術大獎獎金的,給予同等金額匹配。在加強省內環保人才教育和培訓方面,提出鼓勵社會機構聯合職業學校、高等院校共同組建產教融合集團(聯盟),開展環保企事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參加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在職稱評審上給予傾斜;對符合條件職工取得相應證書的,給予1000元—2000元補貼。在鼓勵環保企業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方面,提出鼓勵本省環保企業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參加國內外專業展覽展銷活動,符合條件的給予適當補助。 

  四是圍繞加大環保產業政策支持力度,提出4方面措施。在加強土地供應和住房保障方面,提出優先保障環保產業園區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建設用地,對環境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內屬于研發設計等項目按科教用地供地;對用地集約的重點環保技術裝備(產品)項目用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給予優惠;對環保企業現有工業用地,在符合規劃且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環保產業園區和環保企業建設的員工周轉性集體宿舍(公寓)納入公共租賃住房政策支持范圍。在落實稅收、價格等優惠政策方面,提出環保企業按規定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至2021年12月31日,對滿足條件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征企業所得稅,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50%的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落實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政策,對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運行企業生產用電給予大工業用電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運行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完善部分環保行業用電支持政策。在創新投融資機制方面,提出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探索建立環保產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發揮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建立環保產業子基金,助力環保產業發展。鼓勵龍頭骨干企業發起設立環保產業投資基金,省級財政以出資參股等方式支持參與。鼓勵引導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支持環保企業發展。支持社會資本以PPP等模式參與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成立環保設備融資租賃公司和環保產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優先將符合條件的環保企業納入省級擬上市(掛牌)企業后備資源庫,省級財政給予重點扶持。在加強對環保企業的服務方面,提出推進重大治理工程建設,帶動環保產業發展。省直相關部門不定期舉辦環境保護項目及技術需求對接會,及時向社會公開項目信息與投資需求。各市縣政府負責組織項目建設單位和環保企業供需對接,主動為環保企業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