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安銀基到省人民政府網接受在線訪談。徐寧峰攝
10月24日,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安銀基以“多措并舉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全力以赴夯實經濟發展基礎”為題,到省人民政府網接受在線訪談,并回答網民提問。
訪談主要內容如下:
主持人: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和先導,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這些年來,我省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設施網絡不斷優化,設施質量持續提升,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請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成績。
安銀基:一是交通瓶頸制約得到徹底打破。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690公里、在全國排第7位、綜合密度列全國第1位,高速公路出省通道達到19個。累計建成農村通組硬化路7.87萬公里,實現30戶以上村民組100%通硬化路,有效改善農村交通基礎薄弱、網絡不健全的狀態,補齊了農村公路“最后一公里”不暢通的短板。全省縣鄉公路鋪裝路率達83.83%,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達到60%。
高速鐵路從無到有,到2018年底,全省鐵路總里程達到3598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262公里,鐵路省際通道14個。一批重大項目推進順利,成都至貴陽鐵路等重大項目預計年底建成通車,貴陽至南寧鐵路等項目加快建設,黃桶至百色鐵路等項目納入國家“十三五”建設計劃,陸海新通道建設各項工作加快推進。
通航機場市州全覆蓋、機場總數達到11個,龍洞堡機場三期、遵義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威寧機場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全省高等級航道突破900公里。貴陽進入“地鐵時代”。我省西南陸路交通樞紐地位全面鞏固提升。

安銀基介紹我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成績。徐寧峰攝
二是工程性缺水難題得到有效破解。舉全省之力破解工程性缺水難題,建成了黔中水利樞紐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開工建設了夾巖、馬嶺、黃家灣、鳳山等4座大型水利樞紐和一大批中小型水庫,供水能力從“十一五”末的92億立方米提升到2018年末的120.8億立方米,累計解決了1700余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及鞏固提升問題。
三是市政公共設施得到顯著改善。全省設市城市和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5.43%和87.05%,污水處理率達到95.17%和77.8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3.81%和71.4%,人均道路面積和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13.69平方米和13.1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城市道路329.11公里;新增城市雨水排水管網長度95.57公里;城市污水管網長度319.87公里;新增城市供水管網長度643.50公里;新增城市供水改造管網長度158.36公里;在建地下綜合管廊長度32.55公里;在建海綿城市項目190個,新增城市燃氣管道316.59公里,新增建設社會公共停車位20919個。
四是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建成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躋身全國13大互聯網頂層節點,互聯網出省帶寬超過1萬Gbps、是2014年的5倍,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全國排名由2015年的29位提升至2018年的15位。貴陽市成為首批5G試點城市。農村實現行政村4G網絡、光纖100%全覆蓋。蘋果中國(貴安)數據中心、貴安華為云數據中心、“一云一網一平臺”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五是能源供給能力得到明顯加強。電網網架結構持續增強,初步形成了“三橫一中心”500千伏電網主網架,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9.7%,電網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和綜合防災能力大幅提升。全省電力裝機總容量突破6000萬千瓦。建成中緬、中貴國家級天然氣干線912公里,省級天然氣支線管道1023.8公里,輸氣能力共270億立方米/年,42個縣及貴安新區接通天然氣管道。西南地區成品油戰略儲備基地加快建設。
主持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提出,要實施基礎設施“六網會戰”。請您介紹一下基礎設施“六網會戰”的實施背景和基本要求。
安銀基:實施基礎設施“六網會戰”,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續寫新時代貴州發展新篇章的重要舉措,是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舉措。
我省將力爭用4年時間,通過實施基礎設施“六網會戰”,建成“六網”、實現“六通”,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供給質量和運行效率,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與產業發展、保障民生協同配套的精準性和系統性,加快形成與全面小康相適應、與高質量發展相協調、與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相融合,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黔織高速公路六沖河大橋。 尚宇杰攝
主持人:通過實施基礎設施“六網會戰”,將有力促進我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成網配套,將有力服務產業、保障民生。請您介紹一下基礎設施“六網會戰”的目標任務。
安銀基:路網方面,要實現多式聯通,建成以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高效率的普通干線網和廣覆蓋的基礎服務網為主體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到2022年,實現“市市通高鐵”目標,全省鐵路總里程超過46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突破1900公里,鐵路省際通道達到17個。
高速公路總里程力爭突破1萬公里,省際出口通道達到26個。新開工(續建)普通國省道4400公里左右(其中建成3600公里左右),新改建農村公路3.54萬公里(含3萬公里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
建成貴陽機場三期工程,力爭建成威寧機場,全省開通航線467條。建設四級航道210公里、五級航道270公里,全省高等級航道里程突破1100公里,水運出省通道2個,加快形成“兩主三輔”規劃水運網。形成貴陽市軌道交通1號線與2號線組成的軌道交通骨干網。
水網方面,要實現城鄉灌通,構建互聯互通、系統完善、安全可靠的現代水網,實現“市州有大型水庫、縣縣有中型水庫、鄉鄉有穩定水源”。圍繞水網連通有突破、工程供水能力有提升,大力推進大中小型水庫及配套水網、引提水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及大中型灌區續建和節水配套改造,建設觀音、花灘子等7座大型水庫,雙橋、打魚凼等349座中小型水庫及輸配水網等,構建互聯互通、系統完善、安全可靠的現代水網。初步建成黔中和黔西北兩個區域水網,充分發揮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對貴陽市的供水保障功能。
到2022年,全省工程設計供水能力達到140億立方米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5%,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2%。
電網方面,要實現三網架通,改造提升輸電網網架、城市電網、農村電網,建設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構建“三橫一中心”的500千伏骨干電網網架,確保黔電送粵(含黔電送深)800萬千瓦輸送容量和年送電量500億千瓦時的通道能力。各市(州)220千伏電網形成“環網為主、鏈式為輔、網間支援”的結構。有序推進貴州電網和興義地方電網“兩網融合”發展,實現全省“一張網”。
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及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實現各市州、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具備建設條件的加油站充電設施全覆蓋,樁車比達到1:1。全面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2019—2022年,分等級新建及改造變電站165座、輸電線路17231公里,新增變電容量1412萬千伏安。
地下管網方面,要實現同步連通,完善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加快老城區污水收集管網改造,完善入社區、入小區支管網建設。推進城市雨水管網建設改造。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供水管網。
加快推進城市燃氣管網建設。研究制定地下綜合管廊入廊標準、收費標準,積極穩妥推進建設一批地下綜合管廊。
2019—2022年,建設改造地下管網達到9500公里,其中污水管網2800公里,雨水管網1500公里,供水管網3200公里,燃氣管網2000公里。縣城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到10%,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95%,污水處理率達到94%。
油氣網方面,要實現全域輸通,實現管道天然氣或罐裝天然氣“縣縣通”,統籌規劃全省天然氣“一張網”,構建國家級干線、省級支線、縣級聯絡線三級輸配體系,形成以“3條國家干線、8條省級支線、45條縣級聯絡線”為骨架的全省天然氣網絡。強化天然氣“毛細血管”建設,推進天然氣進社區、進園區、進院落。研究制定新建小區、住宅小區天然氣管網規劃強制性規定。
2019—2022年,全省新建天然氣輸氣管道2199公里,累計建成3222公里,實現天然氣“縣縣通”。合理規劃布局油庫、加油站,各市(州)至少保有1座成品油油庫,建成西南地區成品油戰略儲備基地。
互聯網方面,要實現高速融通,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如期實現5G商用,打造高速、穩定、安全的骨干通信網絡。實施通信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力爭建成貴陽·貴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實現“百兆鄉村、千兆城區、萬兆園區”光纖覆蓋格局。2019年開展5G示范運用,2020年5G規模商用,2022年實現5G全面商用。互聯網出省帶寬超過18000Gbps。
實施互聯網提升工程,推進6000家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實施“一云一網一平臺”引領工程,建成云上貴州“一朵云”、實現“一云統攬”,建成政務服務“一張網”,建成智能工作“一平臺”。實施“數聚貴州”工程,推進三大基礎電信企業、華為、蘋果、騰訊、FAST等建設,打造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

高鐵列車經過鎮寧縣水桶木寨鐵路大橋。張貴忠攝
主持人:我省基礎設施“六網會戰”實施方案有什么創新及亮點?
安銀基:一是充分體現“網”的特點。根據我省現有基礎設施現狀,圍繞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供給水平,基礎條件與產業配套等強化基礎設施網格化、網絡化、集成化。
二是充分體現“會”的特點。主要是強化省級頂層設計,在實施意見中通過制定“六網”的主要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統籌指導基礎設施“六網會戰”。用4年時間,協同推進實施路網、水網、電網、油氣網、地下管網、互聯網基礎設施等六網會戰,統籌考慮了六網之間的匹配性和關聯性。
三是充分體現“戰”的特點。通過畫好頂層設計圖、吹響會戰集結號,本著盡力而為的原則,切實發揚同心協力、不懈奮斗的精神,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跨越,集中力量合力攻堅,奮發努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四是充分體現“新”的特點。在實施領域方面,在加大交通、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同步加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主持人:基礎設施“六網會戰”是省委、省政府對我省今后幾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請問我們將采取哪些措施,確保基礎設施“六網會戰”“一張藍圖”繪到底?
安銀基:為保質保量推進基礎設施“六網會戰”,我們從組織保障、規劃引領、資金投入、政策支持、風險防范、督查考核等6個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
各地、各部門要在與現有規劃充分銜接的基礎上,分領域制定“六網會戰”的項目實施規劃,并由各行業管理部門負責謀劃儲備分領域項目庫,并依托貴州省項目云匯總形成全省基礎設施“六網會戰”項目庫,建立“建設一批、審批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循環機制。
進一步壓減市、縣出具審查意見、批復等時限,加快建設用地預審。加快推進天然氣全產業鏈價格改革,合理制定和調整輸配價格,完善促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一攬子價格政策
切實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和隱性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

都勻市杉木寨水庫。鐘曉攝
主持人:網友“蟲兒菲菲”提問:高速鐵路是六網會戰路網建設中的重要組成內容,請問我省高鐵網建設的進展和下步打算是什么?
安銀基:依據國家批準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貴州省鐵路網總規模有75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500公里。規劃的目標將實現與周邊省會互聯互通、市市通高鐵。
截至2018年底,我省已建成高速鐵路1262公里,與廣州、長沙、昆明、重慶已實現高鐵互聯互通;成都至貴陽高鐵計劃2019年建成;貴陽至南寧預計2022年建成。9個市州所在地,已通高鐵的有6個,分別是貴陽、都勻、凱里、安順、遵義、銅仁;今年建成成都至貴陽高鐵,將新增畢節通高鐵;2020年建成安順至六盤水高鐵,新增六盤水通高鐵;力爭2022年建成盤縣至興義高鐵,新增興義通高鐵,實現9個市州通高鐵。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規劃,結合省和市州財力供給情況,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力爭加快銅仁至吉首、六盤水至威寧至昭通、新渝貴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早日新開工打通一批斷頭路、瓶頸路,補齊我省高鐵網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