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在加快市場準入、拓展轉內銷渠道、搭建內銷平臺、加強財政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十二條措施,針對《措施》中公眾關心的有關問題,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任福康做專題解讀如下。
1.問:請介紹一下《措施》出臺的背景?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海外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不少外貿企業在繼續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普遍看好國內市場潛力,開始將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投入國內市場。但當前外貿企業轉內銷也面臨著國內外標準不統一、國內品牌認知度不高、國內渠道不暢通、營銷經驗不足等一系列困難。為幫助出口企業轉內銷,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從三大方面提出了十條具體政策措施。為落實好實施意見,幫助我省有轉內銷需求的企業轉好型、升好級,在充分調研和借鑒先進省份經驗的基礎上,我省出臺了《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若干措施》,結合我省實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切實幫助企業用好國內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助力消費體提質增效。
2.問:《措施》主要內容有哪些?
《措施》共提出了十二條政策措施:
在支持出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方面,提出了3條措施:一是加快市場準入,簡化內銷產品認證程序,縮短辦理時限。二是促進國際國內市場接軌,支持企業發展“三同”產品,擴大“三同”適用范圍。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外貿企業做好知識產權授權、專利申請、商標注冊和著作權登記等工作。上述舉措,將有助于推動內外銷產品標準統一,更好滿足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需求。
在支持出口產品開拓內銷渠道方面,提出了3條措施。一是拓展線上銷售渠道,鼓勵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臺,利用線上展會開拓國內市場;二是搭建內銷促進平臺,支持企業利用國內展會平臺、國內大市場平臺、消費促進平臺、商超平臺等開展銷售和促銷活動;三是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重點結合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建設需要,組織對接一批符合條件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引導外貿企業參與工業和通信業重大項目建設。上述措施,主要是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大市場、大型商超以及知名展會等渠道優勢,推動產銷對接,滿足和帶動國內消費升級。
在政策保障方面,提出了6條措施。一是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允許符合條件集中辦理內銷征稅手續的加工貿易企業,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后15天內申報。二是加大財政支持,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參加線上線下內銷展會、拓展國內傳統銷售渠道、參與各類消費促進活動。三是強化稅收服務,簡化辦稅程序,落實中央和省級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四是增強金融支持,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加大信貸支持。五是提升保險保障能力,支持保險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保險增值服務。六是優化政府服務,營造良好的內銷環境。上述措施,主要是進一步為企業提供便利和支持,降低轉內銷成本,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和信貸支持,做好轉內銷相關業務培訓、宣傳推介、信息服務等公共服務。
3.問:出口轉內銷是否會增加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
盡管外需受到抑制,但中國內需市場規模龐大,中等收入人群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為外貿企業轉戰內需市場提供了強大的需求保障。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克服疫情沖擊,實現逐月回暖,基本生活品消費持續增長,升級類商品比較活躍,住行類商品零售得到改善,我省消費品市場基本也呈相同走勢,這說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追求依然是不斷增長,也表明我國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大、韌性強。從另一個角度講,優質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對國內市場而言并非只是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更多的優質出口產品轉內銷會進一步豐富國內市場供給,增加消費者選擇,精準對接需求,帶動消費升級;同時,國際市場長期形成的通用國際規則也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國內的營商環境,有助于暢通流通“大動脈”,激發市場活力和有效需求,有助于我們超大市場規模優勢和內需潛力的充分釋放,最終推進形成國內大循環,推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4.問:《措施》出臺的作用及意義?
《措施》的出臺,旨在鼓勵外貿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從短期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是幫扶外貿企業破解內銷難題,促進外貿基本穩定的應急之舉。從長期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也是促進內外貿有效貫通,充分利用國內國際雙循環,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長久之道。下一步,我們將落實落細《措施》,確保用足用好各項政策措施,全力穩企業、穩就業,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穩住外貿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