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改革大提速!中辦國辦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
2021-02-01
來源:中國勘察設計雜志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這是繼去年推出《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后,黨中央、國務院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部署,將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此次中辦、國辦印發《行動方案》,是中央從發展改革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我國“十四五”時期深化推進關鍵領域改革、指導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行動方案》從制約市場體系發展最突出、群眾反映最迫切、社會各界最關注、市場監管最薄弱的環節和領域入手,首次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圍繞基礎制度、要素市場、環境質量、市場開放、市場監管等五個方面提出51條具體舉措,以推動行動能落地、見成效。
基礎制度方面,提出全面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嚴禁各地區各部門自行發布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制定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選擇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實施對未開業以及無債權債務非上市企業、個體工商戶實行簡易注銷程序。
要素市場方面,提出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質量。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簡化優化人力資源服務許可流程,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事中事后監管。依托具備較強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對專業性強、社會通用范圍廣、標準化程度高的職稱系列,開展社會化職稱評審。
環境質量方面,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領域的應用,提升綜合運行效能。支持公共性快遞分揀處理中心、智能投遞設施等建設。持續支持中西部地區城鄉結合部、縣域和農村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和協同共享,暢通區域間、城鄉間流通網絡;實施智能市場發展示范工程。積極發展“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智慧社區”,建設一批智能消費綜合體驗館。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推動第五代移動通信、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市場開放方面,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范圍,支持外資加大創新投入力度,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抓好重大外資項目落地,破除各種市場準入隱性壁壘,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提高外商投資服務水平。
市場監管方面,提出要推進綜合協同監管,健全依法誠信的自律機制和監管機制,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制定促進行業協會商會規范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行業經營自律規范、自律公約,規范會員行為。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制定發布產品和服務標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及有關政策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