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務業是滿足居民最終消費需求的服務活動,涉及文化、旅游、體育、健康、養老、教育等諸多領域,具有多元互動性的服務形態和融合傳導面廣、價值增值鏈長等特征,是踐行新發展理念、培育新業態和引領新模式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國家按照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全面提升規模、品質和效益的總體部署,從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等角度對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進行了政策設計,順應了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熱切期待。《關于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當前我國生活性服務業良好發展態勢和面臨的突出發展問題,全方位提出了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生活性服務業所含基本公共服務、普惠性生活服務和品質生活服務補短升級的方向和路徑,加強和完善了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統籌設施、服務和要素,全面構筑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體系框架
擴大服務業有效供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發展的要求。《意見》將服務供給和場地設施補短板放在首要位置,涵蓋土地、人才、資本、數據、價格等要素,涉及服務主體、人群、空間和機制,全面回應了民生所需。《意見》明確了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的方向和重點,體系化構建起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框架,描繪了我國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一張藍圖,具有綜合性、引導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等特征,是指導未來我國生活性服務業繁榮發展的統領性文件。
二、區分基本、普惠和品質,精準賦能生活性服務業供給和保障
隨著居民生活逐漸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需求的落腳點轉變為更加充足、優質、公平、可及、智慧、共享的公共服務,與之相對應,生活性服務業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務、普惠性生活服務和品質生活服務,《意見》對三類生活性服務的供給方向均予以明確,體現了政策導向的精準化。結合服務人口、半徑和國家相關設施布局標準,根據我們前期測算,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還存在著設施不足和設施不達標的現象,需盡快補足缺口和改造提升。普惠性生活服務是近年來政策著力的重點方向之一,特別是在“一老一小”等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的領域,設施場地、運營條件、服務標準、指導定價等問題亟待解決。品質生活服務主要通過市場機制釋放要素配置信號,代表著生活性服務業升級的方向。
三、協同社會事業和產業,有效激發生活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活力
生活性服務業既具有社會事業的屬性,又具有產業的屬性,是公共物品和市場產品的組合。生活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既包括公共服務相關領域的融合布局,又包括服務業態的融合創新,還包括公共服務與相關業態的融合互促。《意見》從培育強大市場激活消費需求的角度出發,提出優化生活性服務業功能布局和推進服務業態融合創新,是對生活性服務業結構性融合協同發揮功能效率的有力闡釋。以文化領域為例,近年來,諸多文化文物單位(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不斷創新突破,通過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也實現了文化和旅游等業態的融合,實實在在豐富了生活性服務業的內涵和業態創新需求,推動了生活性服務業提質量上水平,極大滿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體現了《意見》導向。
四、突出城市、企業和社區,推動樹立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品牌標桿
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優質空間的建設和培育,《意見》從城市、企業和社區三個層面,以生活服務消費集聚區(街區、商圈等)、生活服務場景和示范項目、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等為空間載體,優化生活性服務業布局和功能,這些高品質的空間載體能夠極大發揮生活性服務帶動作用,激發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潛能。同時,在家政服務業等領域已經開展“領跑者”企業專項行動的基礎上,《意見》提出以養老、幼育、體育、家政服務等為重點培育示范性企業,推動各地在養老、幼育、文化、旅游、體育、家政等領域培育若干特色鮮明的服務品牌,進一步拓展了生活性服務業標準和品牌建設的范圍,對于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樹立高品質行業標桿和推動市場力量參與具有積極作用。
五、優化支持政策和市場環境,營造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發展良好生態
土地、人才、資金、價格等是制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意見》結合部分地區仍存在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緊張和普惠性生活服務場地安防條件受限、生活性服務業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培訓不足、基層金融扶持政策難以發揮效力、基礎性公共服務定價標準缺失等突出問題,統籌各種政策渠道給出了具有針對性地解決路徑和適度寬松安排。同時,《意見》提出了生活性服務業的數據要素開放和營商環境建設,致力于加強服務管理,跟蹤發展實際,促進土地、人才、資金、價格等要素自由流動,不斷提高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便利化、規范化、法治化程度等,是培育和優化良好發展生態的重要舉措。
下一步,按照《意見》的要求,建議各地因地適宜制定出臺行動方案,分解目標任務,加強數字化手段監測應用,積極參與建設高品質生活城市,推出“領跑者”企業和示范場景項目,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作者:劉敏 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 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