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有關委、辦、局,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管委會:
《關于進一步完善嘉定區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的指導意見》已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3月6日
關于進一步完善嘉定區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的指導意見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不斷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整治提升工作的有關工作要求,根據《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本市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的指導意見》《嘉定區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嘉定區鄉村建設行動推進方案(2023-2025年)》,為進一步持續推進我區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工程,促進農村風貌全面改善,確保提升成果常態長效,不斷健全完善我區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現將相關意見形成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農村人居環境為重要抓手,堅持改革創新,按照“建管并舉、重在管理”的要求,進一步統籌用好涉農長效管護資金,優化涉農長效管護投入供給,完善符合本區公共基礎設施和鄉村衛生環境管理養護有效機制,進一步明確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范圍,完善管護標準、明晰管護責任、落實管護經費、強化監督考核,切實提升農村涉農長效管護資金使用效益。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屬地負責。堅持政府引導、屬地負責的原則,在發揮政府組織協調、引導扶持等功能的同時,根據區級管護標準和考核要求,落實鎮級屬地責任,明確責任部門、管護任務、實施任務和資金使用計劃等。
(二)村級主體,村民參與。堅持村為主體、村民參與的原則,,按照“全要素、全覆蓋”的要求,村級作為落實主體,全面做好農村人居環境環境長效管護工作。同時通過農村人居環境積分制等工作,充分發揮村民自主管理、自覺參與的主體作用。
(三)注重實效,嚴格考核。長效管護重在日常維護和持續性管理,必須強化考核機制,加強檢查、嚴格考核、落實獎懲,促使長效管理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四)保障資金,實施獎勵。長效管護必須保證資金投入。在統籌使用市級轉移支付資金基礎上,區、鎮落實專項資金,通過獎勵、積分制等形式,引導和扶持村集體開展長效管理。
三、主要任務
(一)工作目標。在實現全區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建成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制度,形成常態化、規范化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鄉村環境衛生管護工作機制,達到“農村地區村容村貌整潔有序、鄉村生態環境美麗宜居”的總體目標。
(二)管護內容。以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和鄉村環境衛生管理為主要內容,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其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主要包括村內道路、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公共廁所、公共照明(路燈)、村級公共服務設施等的運行維護,做到設施完好、正常運行、長期穩定發揮作用;鄉村環境衛生管理主要包括以“五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范圍包括行政村內宅前屋后、村溝宅河、田間地頭、道路沿線、公益林地、公共空間等,特別是城鄉結合部、鎮村(村村)毗鄰區域、農場區域),內容包括村莊保潔、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非法小廣告和白色污染清除、村溝宅河清理、亂堆亂放監督等。
(三)管護標準。區級各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各司其職,依據市行業主管部門明確的管護制度、標準和規范,結合本區實際情況,確立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對象的管護目標、管護方法、操作規程、考核制度等,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標準體系,探索農村庭院環境衛生的規范化管理。
(四)管護職責。鎮級落實屬地責任,主動開展工作,明確鎮級管護工作方案,以村為單位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臺賬,確保長效管護落到實處。村級負責組織和實施落實日常管護工作,做實做好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和鄉村環境衛生的日常管護工作。村民落實“門前三包”,村民按照農村人居環境積分制考核管理要求,主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宅前屋后物品規整、衛生戶廁保潔、衛生清掃等工作。
(五)資金保障
確保鎮村兩級對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的資金投入力度,鞏固鄉村振興示范村和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成果,在區級考核達標的基礎上,落實區級獎勵資金。
加強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確保管護資金專款專用,全額用于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范圍,鎮級財政配套資金同步到位,建立健全資金管理辦法,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獎勵資金。
(六)監督考核
1.考核目標。加大農村人居環境監督考核力度,以考核促整改、促保持,通過結合鄉村治理積分制工作,督促各鎮、村、村民做好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工作,鞏固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成果,提高管理成效,確保村民農民長期受益。
2.考核內容。一是考核村級管理成效是否達到區、鎮有關要求。二是考核鎮、村級長效管理制度是否制定、執行,管理責任、人員隊伍是否落實到位。三是考核資金投入是否落實到位、使用是否規范合理。
3.考核方式。各部門根據部門職責分工,通過采取聯合抽查、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等多種形式,對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制度機制建設、資金使用、任務落實、服務效果等情況進行全面監督考核。
四、工作措施
(一)組織機制。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加強領導,充分認識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工作的重要性。區鄉村振興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建設管理委、區交通委、區農業農村委、區水務局、區文化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體育局、區綠化市容局、區城管執法局、區地區辦等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聚焦政策,整合資源,加強指導,協同推進。各鎮落實主體責任,周密部署,明確分工,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各村發揮好村民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和主體性,建立相應管理制度和人員隊伍,將管護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工作實效。
(二)配套制度。在積極爭取市級相關財政資金扶持的同時,重點確保 落實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和鄉村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確保財政投入與長效管護目標、標準相適應。同時,對財政投入資金使用情況做好績效評價和監督考核等工作,發揮其最大使用效益。充分整合利用農村原有環境衛生保潔員、河道養護員等隊伍,根據任務情況,配備足額的管護人員,加強崗位技能培訓,統一工作規范和紀律,將長效管理隊伍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
(三)宣傳發動。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作用,提高村民農民群眾主體對做好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工作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發村民參與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主人翁意識,組織動員村民農民群眾自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五、其他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關于嘉定區村莊改造長效管理的若干意見》(嘉府發〔2011〕55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