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推動我省郵政快遞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貢獻力量。到2027年,基本建成網絡聯通內外、服務深入城鄉、產業深度融合、治理協同高效的郵政快遞服務體系,全省郵政快遞業寄遞業務量達到400億件,業務收入達到2000億元。到2035年,建成覆蓋城鄉、通達全球、智慧便捷、安全綠色、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的郵政快遞服務體系,全省郵政快遞業寄遞業務量達到800億件,業務收入達到4000億元,基本實現郵政快遞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加強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一)優化城市寄遞末端服務網絡。將智能收投服務終端、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等納入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在實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區時,鼓勵將上述設施列入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和竣工驗收范圍,實現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步驗收。大力推進郵政快遞無障礙入校園、社區、園區、商務中心、機關等,結合實際設置郵政快遞小型處理場地和用房。支持在建設交通樞紐站點或實施舊城區改造時,配套建設郵政快遞服務設施。鼓勵各單位為郵政快遞提供必要的臨時停車、代收保管、免費通行等便利,促進上門投遞、箱遞、站遞協調有序發展。(責任單位:省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省機關事務局、省郵政管理局,各市、縣〔市、區〕政府,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以下各項任務均需各市、縣〔市、區〕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充分發揮郵政企業兜底支撐作用,加強郵政企業和快遞企業合作,不斷提高快遞進村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建設,引導企業加強縣級分撥中心、鄉鎮共配中心建設,升級改造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村郵站),有條件的增加物流配送無人機起降點。支持設立農村寄遞物流公益性崗位。大力發展冷鏈快遞,推動農村冷鏈基礎設施建設。(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供銷社)
(三)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統籌農村客運(公交)、貨運物流、郵政快遞、供銷等運輸資源,因地制宜開通農村客貨郵線路。依托鄉鎮客運站、城鄉公交首末站、農村公路養護站、郵政營業場所、供銷服務站等,推動建設“多站合一”鄉鎮綜合服務站。以村委會、農村超市、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等為載體,發揮一站多能作用。鼓勵無人驛站建設,推進智能公交郵箱、智能快件箱(柜)等設備應用。(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供銷社、省郵政管理局)
(四)加強用地規劃保障。加大對郵政快遞項目用地支持力度,對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列入全省“四港聯動”發展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等重大項目清單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規定納入本級年度土地供應計劃。適當降低畝均投資、稅收等考核指標,探索以物流強度為導向合理設置物流用地績效考核指標,擴大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在電商園區內或周邊配套郵政快遞倉配用地,郵政、快遞企業入駐園區與電商企業享有同等優惠政策,鼓勵支持行業經營主體共享倉儲資源。(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
三、促進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五)加快快遞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構建工業互聯快遞服務網,支持郵政、快遞企業與制造業企業開發建設智能立體倉庫。聚焦電子產品、高端設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服裝等領域,提供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區域性供應鏈、嵌入式電子商務等服務,引導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轉型。鼓勵符合條件的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省“千項萬億”工程重大項目。(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
(六)推動快遞與農村電商協同發展。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深度融入生產、加工、倉儲等環節,提升產地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針對農產品特點定制特殊包裝、優化運輸線路、完善售后服務,進一步降低農產品出村進城物流成本,暢通農產品上行渠道。(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供銷社)
四、加強科技創新發展
(七)加強科技研發應用。支持郵政、快遞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符合條件的重大成果推薦申請認定首臺(套)產品。加強郵政快遞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推動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為郵政、快遞企業提供專利快速預審服務。支持地鐵快運、高鐵快運等場景應用。加快推進寄遞無人機、無人車規模化應用。支持企業申報各類政府產業基金、創新基金以及重大科技專項。促進科創平臺、高等院校和郵政、快遞企業緊密對接,以應用為導向,聯合培養緊缺人才。(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
(八)打造快遞“智造”產業鏈。鼓勵企業開展安檢機、分揀設備、運輸車輛等全鏈條設施設備“智改數轉”,加快智慧快遞園區和智能倉儲設施建設。鼓勵行業領軍企業建設以研發設計、品牌運作及現代供應鏈管理為主的一體化寄遞數字平臺。將郵政快遞領域納入省級“人工智能+”行動,鼓勵行業領軍企業牽頭打造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場景。支持開展數字化、智慧化寄遞網絡標準研究。(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
五、引進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九)優化行業營商環境。支持快遞企業辦理“一照多址”登記。保障郵政快遞貨運機動車城市道路通行便利,根據道路設施、交通通行情況和郵政快遞作業需要,合理設置臨時停靠點,提供停靠、裝卸便利,保障有序通行。(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
(十)培育重點企業總部經濟。支持快遞企業在我省設立國際、國內、區域企業總部以及供應鏈、快運、云倉、冷鏈等專業企業總部,加快形成企業總部集群。支持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大型快件分撥中心等建設。加大全省現代物流領域服務業領軍企業培育力度。開展交通強國郵政專項試點,強化示范引領。(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機場集團)
(十一)強化投融資支持。支持把郵政快遞業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綜合交通建設投融資政策體系。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快遞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申報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項目,強化存量資產盤活。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小微快遞企業給予增信支持,幫助解決快遞企業融資難題。(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地方金融局、浙江金融監管局)
六、加強國際寄遞物流體系建設
(十二)完善跨境寄遞物流服務網。升級改造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和快件監管中心。加快構建“兩樞(紐)兩特(色)一專(業)”國際航空貨運機場體系,推動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建設,支持機場規劃配套建設大型綜合國際快件處理中心。推進國際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支持快遞企業境外組網,加快海外節點布局,促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杭州海關、寧波海關、省郵政管理局、民航浙江安全監管局、省機場集團)
(十三)優化跨境寄遞政策體系。加快培育“快遞出海”龍頭企業,加大對企業增開國際貨運航線、擴大機隊規模的培育支持力度。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及電商平臺整合境內外清關資源,提升“一站式”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制定。加強涉外政策法律咨詢服務,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稅務局、省市場監管局、人行浙江省分行、杭州海關、寧波海關)
七、提升行業治理能力
(十四)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統籌用好支持郵政快遞業發展的資金政策,對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山區、海島等邊遠地區予以政策傾斜。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和農村供銷社、生產銷售主體、直播電商主體等,加強信息共享、互利合作,實現產銷運一體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整合政務、郵政、文旅、電商等服務資源,為農民群眾提供數字化、便利化、一站式的鄉村數智生活服務。發揮快遞行業吸納農村人口就業的優勢作用,打造充分就業環境。有效治理“內卷式”惡性競爭,積極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省供銷社)
(十五)提高行業安全監管效能。不斷完善寄遞安全監管機制,強化數字化監管平臺建設,實現省市縣三級智慧監管聯動,所需投入按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予以保障。構建郵政管理、公安、網信等寄遞數據安全聯合監管機制,建立健全郵政、快遞企業安全管理技術規范,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完善從業人員安全宣傳教育機制。嚴格落實寄遞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強化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嚴肅查處寄遞涉毒涉詐物品、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支持居民身份證電子證照在收寄快件中的試點應用,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可作為身份證件辦理寄遞業務。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和企業總部管理責任。(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數據局)
(十六)著力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圍繞快遞包裝綠色化、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加大快遞包裝物和塑料污染治理力度,落實快遞包裝禁限塑政策。健全電商快遞包裝協同治理機制,推廣電商原裝直發包裝。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對試點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加大綠色技術和產品供給,鼓勵企業使用經綠色認證的包裝產品。引導企業加大新能源設備投入,提高快遞新能源車輛占比,鼓勵快遞物流園區使用光伏發電,推進基礎設施節能改造,促進資源整合和集約利用。(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十七)建設行業“平急兩用”體系。將郵政快遞從業人員、服務場所、設施、車輛等納入各級政府“平急兩用”體系,統籌“平急兩用”城郊大倉、物流園區、物資中轉站建設,利用城鄉現有應急公共基礎設施空閑空間,引入郵政快遞服務功能,探索建立“平急轉換”操作規范。建立行業應急隊伍和應急車輛數據庫,全面增強行業應急保障能力。(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
八、加強行業人才培育
(十八)強化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落實中央和地方雙重管理要求,支持郵政管理系統干部參加地方組織的教育培訓。完善屬地管理和雙重保障機制,落實郵政領域地方履職能力建設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郵政快遞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對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符合條件的郵政快遞從業人員按規定給予補貼。開展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將郵政快遞從業人員納入“學歷與技能提升行動”資助范圍,按規定給予資助。(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省總工會)
(十九)加大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力度。推進從業人員收入水平與行業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開展集體協商,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鼓勵快遞企業合理設定勞動定額,探索建立“以技提薪”薪酬分配制度。開展關愛快遞小哥“暖蜂行動”,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優化從業人員生產作業環境。落實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聯合規范管理惡意投訴、信訪,切實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人力社保廳、省建設廳、省總工會)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結合實際落實好各項政策舉措。鼓勵有條件的市縣進一步加大對郵政快遞業發展的扶持力度,設立專項發展資金。涉及財政支出(補貼)相關事項,寧波市根據財政管理要求,以及寧波市郵政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關辦法執行。省郵政管理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監督和跟蹤問效,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本實施意見自2025年2月5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