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就去色色小说区,先锋三级片网,三级片网站在线播放2020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內政發〔2025〕9號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現將《內蒙古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5年2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內蒙古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大力實施節水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2025年,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196.3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2%以上。農業新增節水能力2.7億立方米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9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3%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8%以上;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達到7.68億立方米以上。全區水資源節約利用取得明顯成效,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顯著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進一步增強。

二、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

(一)強化節水約束性指標管理。分行業確定節水指標,分盟市確定節水目標(詳見附件),各盟市要將節水目標任務分解到旗縣(市、區),因地制宜實施差別化管控措施,落實到具體行業和用水單元,加強監測監管,確保目標實現。(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牧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以下各項工作均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單獨列出)

(二)完善用水計量體系。按照“應裝盡裝、應測盡測”的要求,地表水灌區1萬畝以上的渠首取水計量實現全覆蓋、5萬畝以上的渠首取水實現在線計量,井灌區全面實行“以電折水”計量;非農用戶年許可水量50萬立方米以上的地表取水、5萬立方米以上的地下取水全部實現在線計量。(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農牧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能源局等有關部門)

(三)嚴格落實限審限批。對于取用水總量已經達到或者超過用水總量管控指標、地下水管理單元指標不合格的地區,除城鄉居民生活用水或者供熱管網補水等特殊情形外,暫停審批該地區新增取用水。各盟市應積極采取節水控水、水源置換等措施將用水量壓減到管控指標范圍內。(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

三、突出抓好農業節水

(一)加強農業節水工程建設。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增渠道襯砌灌溉工程37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50萬畝以上,其中,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200萬畝以上、實施管灌改滴灌等改造提升工程150萬畝;加快推進河套、鐙口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以上。新增農業節水能力2.5億立方米。(責任部門:自治區農牧廳、水利廳)

(二)統籌推進農藝節水技術。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壓減高耗水作物37.6萬畝,推廣抗旱品種、覆蓋保墑、抗旱保水新材料等配套抗旱技術93.5萬畝,創建節水增糧推進旗縣(市、區)20個,新增節水能力0.2億立方米。(責任部門:自治區農牧廳)

(三)深入解決“大水漫灌”問題。科學評估、統籌安排秋澆和春匯非生育期灌溉用水量,河套灌區秋澆耗水量控制在10億立方米左右,其他引黃灌區壓減非生育期灌溉用水量20%以上。(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

(四)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對已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的4969萬畝開展“回頭看”,再新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1000萬畝以上,全面實行按方收費、超用加價。加價收取的費用主要用于農業節水工程改造和節水獎補。逐步建立灌區內農戶間水權交易機制。(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牧廳)

四、加快推進工業節水

(一)推進能源領域節水改造。加強火電機組源頭管理,強化新建煤電項目節水規劃約束。推動既有火電企業節水改造升級,重點在呼倫貝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等現役火電機組裝機規模較大、老舊機組較多的區域實施一批節水改造項目;推動煤制油氣、石油開采和煉制行業實施再生水置換和廢水循環利用改造工作,進一步提升行業節水減排能力。新增節水能力200萬立方米以上。(責任部門:自治區能源局)

(二)推動其他重點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征集推廣先進成熟適用的節水技術、裝備和產品,發布工業領域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推廣目錄。在鋼鐵、有色、化工等領域,推動完成管網改造、工藝升級、設備更新等節水技術改造項目22個,新增節水213萬立方米。加強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支持工業園區污水收集分流管網、污水集中處理、再生水回用等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5%以上。(責任部門: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能源局)

(三)推進工業節水試點示范。深入推進烏海市國家級水預算管理試點,組織開展自治區級工業水預算管理試點。聚焦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食品和發酵等重點用水領域,創建節水型企業80戶、節水標桿企業7戶、節水型園區3個。完善工業節水標準體系,發布5項節水型企業評價相關標準。(責任部門: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水利廳)

五、促進城鄉節約用水

(一)減少城市供水管網漏損。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聚焦高漏損地區改造老舊破損供水管網400公里以上;因地制宜更新完善供水計量設施,穩妥推進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建立精細化管理平臺和漏損管控體系。結合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更新庭院管道和二次供水設施。推動包頭市、赤峰市國家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重點城市建設。(責任部門: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

(二)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開展節水型城市評價工作,鞏固提升包頭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成效,推動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和烏海市5座城市全部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評價標準。因地制宜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科學設置滯水滲水設施,提高雨水資源就地消納利用水平。呼和浩特市完成國家海綿示范城市建設。(責任部門: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水利廳)

(三)嚴控高耗水服務業和特種行業用水。從嚴控制洗浴、洗車、人工滑雪場等行業計劃用水管理,嚴格執行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加大高耗水服務業再生水利用比例。嚴格管控城市環衛、建筑施工等行業用水,禁止道路、建筑工地使用自來水抑塵灑水。(責任部門: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

(四)加強農村牧區用水管控。積極推進農村牧區集中供水工程建設,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85%。全面推動農村牧區集中供水按方計量收費,加快計量設施安裝,“千人以上”及供水緊張的工程實現村口、入戶計量全覆蓋,全區農村牧區集中供水工程到戶計量率達到65%以上。對因農村牧區庭院澆灌和養殖用水造成農牧民飲水困難的,由相關地區負責統籌協調,優先保障農牧民飲水安全。(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農牧廳)

(五)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加強水源地保護建設,開展水量水質評估,確保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質達標。實施城鄉供水設施升級改造,著力解決處理工藝不完善、消毒設施不健全、出廠水質不達標等問題,加強供水水質檢測,減少終端用戶二次凈水。(責任部門: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廳、水利廳)

(六)健全城鄉用水價格機制。完善城鎮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合理確定階梯水量,適當加大缺水地區水價價差,定期開展居民用水階梯價格運行情況評估并動態調整。健全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進一步調整水量分檔、確定加價標準。農村牧區探索實行村口總量控制、按戶定額管理、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引導農牧民自主節水。(責任部門: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

六、積極推進生態節水

(一)堅持以水定綠。統籌推進水源涵養、國土綠化、防沙治沙、濕地修復等綠化措施,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科學恢復林草植被。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區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以雨養、節水為導向,大力發展節水林草植被種植。具備供水保障條件的地區,在開展水資源論證的前提下可適當種植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喬木。(責任部門:自治區林草局)

(二)推進國土綠化節水。優先選用節水耐旱型樹種草種,合理配置林草植被類型和密度。加強林草節水灌溉基礎設施建設和節水林草科技產品的推廣應用,合理利用天然降水和再生水。(責任部門:自治區林草局)

(三)加強城市綠化用水管理。城市園林綠化優先使用再生水,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方式,選用適合本地區的節水耐旱植被,合理安排灌溉頻次,嚴控水面景觀用水,嚴禁取用地下水用于城市水景觀、水上娛樂項目。依法依規處置再生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綠化水源井。(責任部門: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

七、強化地下水超采區治理

(一)持續做好地下水超采區鞏固治理。通過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水源置換、種植結構調整、旱作雨養等措施,加快推動第二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11個超采區(鄂托克旗棋盤井、鄂托克前旗敖鎮和三段地、烏審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元寶山區、化德縣、阿拉善右旗陳家井、海勃灣區、土默特右旗)鞏固治理,確保呼和浩特市和烏拉特前旗、科爾沁區3個大型超采區達到采補平衡,水位達到控制水位以上并保持穩定。統籌推進自治區黨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銷號工作。(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

(二)加快推進重點區域超載治理。扎實推進西遼河流域和鄂爾多斯臺地等重點區域超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違法取水行為,對未經批準擅自取水、超量取水、無計量取水等不符合取水許可要求的行為,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采取拆除或封閉取水設施等處罰措施,到2025年底累計壓減超采水量3.3億立方米以上。(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

八、著力用好非常規水

(一)推進再生水綜合利用。制定出臺再生水綜合利用若干措施,加快推進城鎮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水質達標改造,力爭滿足再生水用戶用水需求,對依托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工業廢水的,積極推動建設獨立工業廢水處理廠或尾水深度凈化工程;加大再生水配置管網建設力度,暢通再生水廠與用水戶之間的輸水通道;積極推進再生水就近利用,在工業、景觀環境、城市雜用、城市綠化等領域優先配置使用再生水;力爭黃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以上。加快建設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通遼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6個再生水利用重點城市。(責任部門: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水利廳)

(二)提升礦井水綜合利用水平。在黃河流域及呼倫貝爾市、錫林郭勒盟等礦井涌水量較大的地區,推廣使用保水采煤工藝,建設煤炭和礦井水雙資源型礦井;煤礦所在盟市制定礦井水處理及綜合利用方案,加快推進礦井水配置利用工程建設;新增用水優先配置礦井水,具備條件的地區加快推進礦井水置換地表水、地下水。到2025年底力爭全區礦井水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其中,黃河流域達到70%以上。(責任部門:自治區能源局、水利廳)

九、激發節水市場活力

(一)推進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加快推進內蒙古黃河干流水權盟市間轉讓二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節水工程,具備轉讓1.2億立方米水量的能力。支持合法用水戶將自主節水量進行水權交易。(責任部門:自治區水利廳)

(二)發揮水資源稅杠桿調節作用。嚴格執行水資源稅改革試點要求,對同一用途取用水,地下水稅額高于地表水;取用再生水不征收水資源稅;疏干排水回收利用部分從低確定稅額,外排部分從高確定稅額;在水資源嚴重短缺和超載地區取用水的,稅額標準按照同類型取用水標準的2倍征收;對超計劃取用水的,按照超出計劃的比例實行累進征收水資源稅。(責任部門:內蒙古稅務局,自治區財政廳、水利廳)

(三)推動節水產業協同發展。出臺《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具體舉措》,聚焦農牧業、工業、城鎮生活節水以及節水服務等領域,在設備生產和技術服務方面,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推動大規模節水設備更新,加快淘汰落后用水設備,推動節水裝備升級換代,鼓勵城鎮老舊小區開展用水器具改造,實現生活品質和節水效率雙提升。積極推廣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實施20個以上合同節水項目。(責任部門: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水利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牧廳、住房城鄉建設廳)

(四)加強節水科技研發創新。圍繞行業節水技術難點,加快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創新突破,積極推動節水、人工增雨等方面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應用,做好節水關鍵核心及基礎共性技術知識產權戰略儲備。加強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智能氣象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積極開展跨區域、空地聯合增雨作業。加強雨洪資源利用工程建設,提升工程性留水和雨洪資源利用能力,助力農牧業抗旱和防沙治沙生態建設。(責任部門: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牧廳、水利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內蒙古氣象局)

十、加強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代欽同志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全區節水行動。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管生產必須管節水、管行業必須管節水、管城鄉必須管節水”的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加強協同配合,合力推進節水行動各項任務見行見效。建立跟蹤、調度、通報、約談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對進度緩慢的予以通報,對問題嚴重的約談相關負責人。

(二)加強財政金融支持。統籌中央、自治區相關專項資金、債券資金支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項目,加大水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投資力度,重點在農業節水改造、再生水利用配置、節水載體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用好自治區“節水貸”融資服務平臺,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前提下,拓展節水投融資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節水項目建設和運營,增強節水發展新動能。

(三)加強節水宣傳教育。各地區要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城市節水宣傳周等重要節點,積極策劃開展形式多樣、具有地方和行業特色的節水主題宣傳活動。打造節水科普展館,建設節水教育基地,通過各類宣傳教育載體,普及節水法律法規,傳播節水理念知識,引導公眾共同踐行《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開展節水宣傳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五進”活動 ,從娃娃抓起、從細節入手,促成全社會養成節約用水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