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各有關單位,各金融機構: 《廣西進一步加快推進 PPP 工作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十條措 施》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3月19日
(此件依申請公開)
廣西進一步加快推進PPP工作促進 經濟平穩發展十條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示精 神、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六穩”工作部署,加快政府和社會資本 合作(PPP)模式在我區的推廣運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動經 濟高質量發展,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 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制定以下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壓實主體責任
全區各級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負責人擔任組長的加快推進PPP 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項目分級管理和行業主管部門 分工負責機制。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本地區PPP項目落 實負主體責任。財政、發展改革部門牽頭開展項目統籌規劃、綜合 協調等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本地區本行業推廣PPP模式 工作方案,儲備、篩選、策劃、發起PPP項目,組織或指導項目實 施機構按程序開展PPP項目可行性論證,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和相關 報告,做好項目報批、采購、執行、監督等工作。自治區、設區市 組建PPP工作專班,縣(市、區)落實PPP工作專人。
二、突出推進重點,聚焦關鍵領域
重點推進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城鎮綜合開發、生態保護、教 育、醫療衛生、水利、旅游、養老、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PPP項 目,優先開展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政府參與的新建污水、垃 圾處理項目要全面實施PPP模式,有序推進存量項目轉型為PPP模式,未有效落實全面實施PPP要求的項目,原則上不予安排相關預 算支出。政府債務負擔比較重的地區應將PPP作為提升基礎設施和 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方式,利用PPP模式有序盤活存量資產,促進 地方發展。
三、夯實基礎工作,抓好項目培育
加強PPP項目儲備,扎實做好前期論證,加快完成項目推進的 各項準備工作,推動形成“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項目開發格局。 全區各級財政、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本級各行業主管部門對潛在的 PPP項目進行評估篩選, 制定項目年度和中期開發計劃, 原則上2020 年底前各縣(市、區)至少應有1個PPP項目納入項目庫。自治區 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展分片區一對一指導,特別是對PPP發 展薄弱、尚無項目推進的地區,自治區組織專家、咨詢機構和金融 機構等對接輔導,協助各地區進行項目規劃、篩選和儲備,指導解 決項目推進難題。全區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研究項目的市場參與點 與合作點,堅決摒棄項目資金完全依賴政府投入的思維,挖掘項目 的潛在市場和經營價值。各項目實施機構要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上, 積極探索新模式,在政策允許、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合作方式。
四、優化工作機制,組織聯評聯審
全區各級財政、發展改革部門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牽頭會同其 他有關職能部門組成聯評聯審工作小組,召開聯審工作會議,對PPP 項目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采購文件、PPP 協議(合同)相關文本等進行聯合評審。根據聯合評審意見,發展 改革部門出具PPP項目可行性論證和實施方案審查意見,財政部門出具物有所值評價報告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審查意見。聯合評 審通過的項目應立即提請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出具實施方案批復文 件。
五、開設綠色通道,服務疫情防控
優先服務好疫情防控項目的入庫和儲備,充分利用信息平臺提 高服務效率,開設綠色通道,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自治區財政廳 對疫情防控項目入庫申請按照即報即審、合規即發的原則,于2個 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因疫情對PPP項目合同履行產生影響的,合同 雙方應積極友好協商解決;涉及工期延長、運營期暫緩或延遲履行 其他合同義務等情況造成的損失由雙方分擔,參照PPP項目合同中 不可抗力相關條款執行。社會資本方確無過錯的,政府方在考核時 可予以適當免責或補助。
六、加強政策支持,營造合作環境
全區各級行政審批職能部門應按規定的最少工作日快速辦結 PPP相關審批事項。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適度降低項目資本金比例。 加速項目入庫申報審核,項目實施機構應于PPP項目實施方案獲批 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提請納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 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 自治區財政廳、 發展改革委應于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每月底前確保當月提交的 入庫申請全部審核完畢。鼓勵金融機構在監管政策允許范圍內對 PPP項目給予差異化信貸支持,對脫貧攻堅等國家重點支持領域的 PPP項目貸款給予適當優惠條件。加強項目用地保障,自然資源管 理部門要積極協調優先保障PPP項目用地,如涉及土地招拍掛相關工作可與PPP社會資本方招標、評標等工作同時開展。PPP項目依 法依規享受企業所得稅、增值稅、耕地占用稅、土地使用稅等稅收 優惠政策。
七、加大財政扶持,強化引導激勵
加大扶持力度,對區內PPP項目在3年內發生的融資成本按照 據實結算的方式予以補助支持。 (一)間接融資補助。對規范落地的PPP項目從銀行類金融機 構獲得固定資產投資貸款、且項目首筆貸款在2020—2022年期間提 取的,根據年度實際提款規模,自治區財政按結算年度最后一次公 布的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50%給予項目單位建 設期貸款貼息, 貼息期限不超過2年 (自首筆貸款提取日起24個月) , 單個項目年度貼息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二)直接融資補助。支持PPP項目公司或社會資本方進行直 接融資。對PPP項目在2020—2022年期間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 司債券、中期票據及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方式實現市場化直接融資的, 自治區財政按照年度實際發行金額的1.5%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個項 目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八、發揮示范引領,實行獎優罰劣
持續開展PPP項目選樹典型、推廣示范工作,自治區財政廳、 發展改革委組織征集經典案例并推廣展示,分行業總結PPP項目運 作經驗,增強項目信息披露,為更多項目運作提供參照。實行“獎 優罰劣”,對推廣PPP 模式工作有力、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的市、 縣(市、區)予以通報表揚,在轉移支付和政府債券資金安排等方面予以傾斜;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地區進行檢查督導、約談、通報、 限期整改等,在轉移支付和政府債券資金安排等方面采取約束性措 施。
九、遵循績效導向,強化督查考評
2020年起對PPP改革推進情況和污水、垃圾處理等領域開展全 面實施PPP情況績效評價,建立健全縱橫交叉、存量與增量兼顧的 指標體系。對重點領域和重點PPP項目開展情況進行督查。采取自 評估、第三方評估、社會調查等方式加強對PPP實施效果的評估。 對督查和評估反映出來的問題要列出清單、明確整改責任、限期掛 賬整改。將PPP項目績效目標落實情況作為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 補助預算申請的前置條件,把PPP項目的財政支出責任與績效評價 結果掛鉤,落實按效付費,形成對社會資本的正向激勵和倒逼機制, 確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十、堅持規范發展,嚴守支出紅線
堅持必要、可承受的財政投入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原則,嚴 禁政府通過承諾項目全部風險或承諾償還項目債務的方式違法違規 變相舉債。健全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監測和風險預警機制,實行 動態監測,對財政支出責任占比超過5%的地區不得新上政府付費 項目(污水、垃圾處理等依照收支兩條線管理、表現為政府付費形 式的PPP項目除外) ,對財政支出責任占比超過7%“預警線”的地 區進行風險提示,對超過10%“紅線”的地區嚴禁新項目入庫,并 采取約談、函詢、暫停入庫、限期整改等措施,確保控制在“紅線” 以內。